第11届·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修班《数据分析专题》系列讲座

创建时间:  2022/07/01  陈伟   浏览次数:   返回

第11届·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修班《数据分析专题》系列讲座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泮溪下午茶”系列讲座·2022夏季

(7月3—7月13)

主办: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上海纽约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

协办:上海大学数据科学与都市研究中心

2022年7月,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修班(暑期班)期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与上海纽约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将联合举办一系列讲座,以推动社会科学量化研究方法的教学与应用。在本系列讲座中,主讲人将结合自己的研究实例,介绍相关研究方法及统计模型。

第一场:7月3日14:00-16:00



社会科学调查中的实验设计与因果分析策略

吴晓刚

上海纽约大学御风全球讲座教授、纽约大学教授

主讲人简介:吴晓刚,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社会学博士。2003-2021年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2018-2021年担任社会科学部和公共政策学部讲席教授。现任上海纽约大学御风全球社会科学讲席教授,社会科学领域负责人,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普林斯顿大学全球学者(2020-2024),国际华人社会学会(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会长,英文SSCI杂志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主编。

内容简介:社会科学量化研究分析需要解决因果推断的问题。尽管大部分研究分析都是基于观察数据(observational data)利用统计技术来应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如果直接搜集数据,可以在抽样调查中嵌入实验设计,来解决这一问题。本讲座以香港社会动态调查(HKPSSD)和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UNS)中的设计为例,介绍调查实验法、列举实验法,实地实验法,自然实验法的思维和设计,如何帮助我们克服依赖抽样调查数据可能的偏误,解决因果推断的问题。

第二场:7月6日14:00-16:00



理解中国的教育公平:宏观趋势和微观过程

吴愈晓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主讲人简介:吴愈晓,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与流动、教育社会学、职业与劳动力市场和定量研究方法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以及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等人才计划。

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凸显,教育获得的城乡和阶层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本次讲座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视角出发,探讨影响教育机会公平的宏观结构和制度性因素以及教育不平等再生产的微观过程。

第三场:7月8日14:00-16:00



通过社会研究检验想法:以深海港为例

张卓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张卓妮,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联署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分层与不平等、人口迁移、教育、劳动力市场和比较城市研究等。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从“内地到香港的跨境迁移”和“农村到城市的境内迁移”两条主线出发,研究人口迁移、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群空间聚集与族群经济等相关问题,当前着重的研究议题包括我国城市发展中资源空间分布与民生需求之间的匹配情况,以及城市人口空间分化及其分化效应。

内容简介:本次讲座将围绕量化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中的概念与测量,自然/社会实验,空间数据与调查数据的使用等,结合深圳、上海和香港的研究实例,介绍如何通过社会研究检验想法。

第四场:7月9日9:00-11:00



中国大都市的居住与空间分析:上海为例

孙秀林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主讲人简介:孙秀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层治理、城市社会学、空间分析等。相关学术文章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刊物,多篇文章获《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多项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哲社课题、上海教委创新项目等。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获2015年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论文奖。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内容简介:空间分析在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讲座回顾城市社会学中关于空间分析的理论流脉,对于城市社会学中的居住议题进行梳理,利用上海市的数据对当代中国大都市的居住议题进行分析,并对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机制进行探讨。

第五场:7月11日14:00-16:00



比较社会研究:社区、城市与国家

李骏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社会研究,包括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等。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中国社会学会和上海市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度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学术奖”,2014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曙光计划”、“社科新人”以及2015年度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为上海市徐汇区第十四届政协委员、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上海社会学学会理事,《当代青年研究》主编。

内容简介:中国社会学不缺涂尔干意义上的比较社会学(比较研究方法),但缺韦伯意义上的比较社会学(比较社会研究)。本讲座运用量化比较研究方法,在三个层次上分别探讨社区凝聚、城市包容、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

第六场:7月13日14:00-16:00



追踪调查数据分析

缪佳

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

主讲人简介:缪佳,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任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部社会学助理教授(常任轨),纽约大学社会学系联属助理教授(Affiliated Assistant Professor),曾为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研究助理教授,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社会学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社区研究、人口健康与老龄化,研究成果发表于Social Forces, Cities,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Aging & Society, Health & Place等期刊。主要讲授Methods for Social Research, Urban Sociology, Population and Society,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Methods等课程。2021年入选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2022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项目青年人才”。

内容简介: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研究者致力于采集动态经验数据来记录和研究社会变迁。本讲座将介绍追踪调查数据的特征和优势、数据结构、常用分析方法及其优劣,并讨论动态追踪调查面对的挑战和可能的应对策略。

预告:

7月15日至7月30日,还将举办宋曦、李忠路、周穆之、许多多、曾东林等老师的讲座,敬请关注!



下一条:王妍:Building deservingness and fairness: how Chinese state crafts the social legitimacy of its new welfare sc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