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修班基础班顺利结业

2025年7月7日至7月18日,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主办,上海纽约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数据科学与都市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协办的第14届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修班(基础班)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成功举办。基础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参与,在今年为期两周的课程中,来自全国87所高校及海外3所高校的126名师生参与了高强度学习,参与学员背景横跨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多个学科。
本次研修班的基础班由《STATA与应用回归分析基础》和《类别数据分析》两门课程组成,任课教师分别为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学实践副教授汪洪波博士以及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叶华博士。课程突出了“化整为零、循序渐进、中文讲授、学以致用”的特色,从回归分析的基础知识讲起,逐步延伸和拓展,使每一位学员都能理解和吸收相关的知识,为学员们打开定量研究的大门。课程将理论知识与软件实操相结合、模型建立和模型解读相结合,保证学员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研究之中,助力学员开展社会科学定量研究。
为扩大研修班的受益范围,本次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其中26位学员全程线下参与课程,100位学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参与课程学习。线下学员和线上同学都积极参与课堂及课后答疑,积极踊跃发言。授课老师和课程助教通过上机答疑、微信群、答疑文档以及线上会议答疑等方式,为学员解答在学习期间碰到各式问题。
7月18日课程结束,不少线上、线下的学员对老师和助教们表示了感谢,给老师们的教学质量和助教们的答疑质量以高度的赞许,并祝愿研修班能够越办越好,让更多学员受益。
《STATA与应用回归分析基础》

汪洪波教授讲授《STATA与应用回归分析基础》
汪洪波老师首先从回归分析的基础知识讲起,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地讲解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何学以致用。因材施教,使基础薄弱的同学得以补充了理论知识;接着汪老师详细介绍了Stata软件的基本特性以及如何使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的存取、生成、转换以及变量的处理和运算;然后汪老师重点介绍了常用的统计检验方法,讲解了如何对连续变量、分类变量如何进行相关性检验。最后,课程对如何通过Stata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了介绍,并详细讲解回归分析结果的解读方法及统计参数和统计量的意义。
《类别数据分析》

叶华教授讲授《类别数据分析》
《类别数据分析》课程是对《STATA与应用回归分析基础》的延伸。叶华老师将课程内容与数据模型结合起来,鼓励同学们学以致用,通过课上讲授、课后上机的方式提升自己对模型的了解和对Stata的应用能力。课程首先对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的线性概率模型进行了讲解,随后逐步深入探讨了Logit模型、Order Logit模型、Multinomial Logit模型、泊松回归模型以及负二项回归模型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模型回归分析结果的解读方法及统计参数和统计量的意义。
为推动中国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的教学,加快培养应用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才,促进教学和研究资源的地区均衡分布,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自2012年夏季开始, 先后与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上海纽约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修班”,至今已有14届。2025年7月1日至24日,由上海纽约大学等单位主办,上海大学数据科学与都市研究中心协办的“第14届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修班专题班”同步举行,开设了英文讲授的《计算社会科学导论》《社会科学定量文本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倾向值分析》等课程,吸引了来自全球34所高校的75位学员参与。